English

“蓝斗篷”孕育“中国侦探”

1999-10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杨迅文 我有话说

在最近的“福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50年成就展”上,鹭江社的“蓝斗篷”侦探系列首次与读者见面。看到读者翻阅时表现出的喜爱之情,我的心中感到无限的快慰:“中国侦探”终于披挂出场了!

这套书荟萃了我国最优秀的侦探小说作家的代表作。1998年4月,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、公安部图书报刊社联合主办的“全国首届侦探小说大奖赛”在福州召开,这则消息让我想了很多。我自幼喜读侦探小说,“文革”前读福尔摩斯读得如痴如醉;80年代看完《尼罗河上的惨案》后,又四处找阿加莎·克里斯蒂的侦探系列读,对大侦探波洛神往不已;前些年又读亚森·罗宾探案全集……这样的阅读固然愉悦,但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……中国式的侦探小说大奖赛的举办,让我仿佛听到了“中国侦探”上场前的那一阵急骤的鼓点,令我心潮澎湃。我很快找到协办这次大奖赛的《警坛风云》杂志社的编辑、侦探小说名家王炳辉先生,提出了策划组织一套中国侦探小说的构想,并得到他的大力支持。

在后来的讨论中,我们加深了对这项出版活动意义的认识。正如林焱先生在总序中说的那样,中国古代有很优秀的“侦探文学”———公案小说,它的成熟比西方侦探小说要早得多。在外国文学史上被推为侦探文学鼻祖的爱伦·坡,不但比中国著名的《包龙图判百家案》晚了350年,而且侦探小说特定形式的成熟、人物塑造的完整性、情节的丰富性等都远远不及我们的包公案,更遑论《包龙图判百家案》一气推出100个公案故事,而爱伦·坡《述异集》中算得上侦探题材的也不过10个左右。古代先贤的成就让我们感到惭愧——我们及我们子女读的全是西方的侦探文学,以致不少读者压根儿就不相信中国能有像样的侦探小说。

我们很快立了项,但在选择作家和组稿上费了不少时间。我想,作为中国第一套侦探小说丛书,一定要选择全国最好的侦探小说作家,只有这样,才能反映中国侦探小说的创作成就,并树立读者对中国侦探小说的信心。现在全套书的9位作者来自7个省区,都是此中高手。

侦探小说的主角无疑是当代英雄。中国侦探小说中的英雄,当然是活跃于中国社会生活舞台的人物,这些人物的身上,便有着浓浓的“中国味”:中国的法律制度背景,中国的道德伦理背景,中国的科技发展背景……这在一些人眼中成了中国侦探小说的制约,而我认为,这恰恰是我们推出这套书的意义之一:我们要让读者看到的,正是不同于西方的这些东西,使读者在阅读中了解到中国道德、法律中一些不同于西方的界限……

“中国侦探”已经登场亮相,他们没有福尔摩斯的大烟斗,没有波洛的翘角胡,甚至也没有007的神秘武器与艳遇,但我仍然相信,他有着那些西方侦探都没有的东西。

那究竟是什么呢?

看完这10本书,您就知道了!

 (作者为鹭江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